荊門鐘祥明顯陵景區
明顯陵位于湖北省鐘祥市城東北5公里的純德山上,顯陵以其獨特的環境風貌、精巧的布局構思、宏大的建筑規模、豐富的地下寶藏及其珍貴的歷史價值而成為“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遺產”。
明顯陵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(1519年),迄于明嘉靖四十五年(1566年),歷時47年建成,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親恭睿獻皇帝朱祐杬、母親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。
1988年元月明顯陵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2000年11月30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為"明清皇家陵寢"的一部分批準列入《世界遺產名錄》。2008年4月,顯陵被國家旅游局批準為AAAA級旅游景區。
明顯陵總占地183公頃,其中陵寢部分占地52公頃,在這廣闊的區域內,所有的山體、水系、林木植被都作為陵寢的構成要素來統一布局和安排。
陵區后部的自然山丘為祖山,作為陵寢的依托;兩側的山體作為環護,中間臺地安排建筑,九曲河婉蜒其間;前面山丘為屏山。
四面環山構成“前朱雀、后玄武、左青龍、右白虎”的風水格局,體現了“陵制與山水相稱”的原則。
陵園內各建筑物的基礎,大部分采用須彌座式的石雕臺基,上刻簡練精美的紋飾。門券石多以漢白玉刻龍紋貼面。
陵園外羅城依山勢而建,蜿蜒起伏,周長3438米,縱深1656米,有陵門兩座,新、舊2門均以磚石砌筑,門前左右各立下馬碑1通,碑上刻字為嚴嵩手筆,門內石板鋪成的神道,直抵內城,經舊紅門越御橋,神道正中鼎建著高大的睿功圣德碑亭,平面呈方形,占地344平方米,漢白玉石臺基,下設須彌座,上為重檐歇山頂,四邊各開有券門,正中立龍首龜蚨無字碑,碑亭后63米處設御橋,過橋便是陵區主要的墓飾建筑,迎面為漢白玉望柱,通高12米,下設方形須彌座,柱身為六棱形,望柱頭為二層束腰云盤托著圓柱形云龍浮雕。
內城正門為祾恩門,面闊三間;其后為祾恩殿,面闊五間,均僅存殿基;祾恩門兩側,尚存琉璃瓊花、雙龍壁。
塋城分前后兩圈城墻,中以瑤臺相接,平面形狀如啞鈴,城墻周設堞垛和以漢白玉雕成的蟠首散水。
前城直徑112~125米,墻高5米,后城直徑 103米,墻高5.5米,塋城前砌方形城臺,下設券頂甬道,上建明樓。明樓平面呈正方形,樓內置“恭睿獻皇帝之陵”碑,兩側列立正德年間為興獻王制作的壙志。城臺之前,設石雕五供臺和望柱一對,柱頂各立獬豸一只。
明顯陵瑤臺與雙塋城
在明代帝陵中,前后兩個寶城的建置絕無僅有;明顯陵前后兩個寶城的形成與其主人身份的變化緊密相關。
前寶城建于明正德十五年(1520年),是朱祐杬死后按藩王規制建興獻王墳時建造的。朱厚熜登基后,追封其父為“興獻帝”,嘉靖十七年(1538年),其母病故,圍繞是遷葬北京還是合葬顯陵,嘉靖帝派人調查并打開了顯陵地宮,發現地宮出水。
嘉靖十八年(1539年),世宗親臨鐘祥,并親自策馬登上寶城,在顯陵后部立表,選定新址,出示新的地宮寶城圖紙,按圖修建,將其父母合葬于新寢,兩寶城之間用很長的平臺連接起來稱為“瑤臺”。
所以在明代陵寢中,唯獨顯陵出現了“有兩個寶城,中間有一瑤臺”的特殊格局,且每個寶城都建有一套月牙城、啞巴院和琉璃影壁,并有獨立的排水系統,這是顯陵的獨特之處。
明顯陵碑亭
明顯陵具有眾多的碑亭,從敕封純德山碑算起,已經發現或有文獻記載的有“山曲碑”、睿功圣德碑、紀瑞文碑、純德山祭告碑、加上尊謚記文碑、御賜祭文碑和御賜謚冊志文碑、明樓碑等九通之多,除建于棱恩殿內的加上尊謚記文碑外,率皆建有碑亭(樓)。
明顯陵雙龍琉璃影壁
明顯陵棱恩門兩側精美的琉璃影壁,為明代各帝陵所無。從現存墻體看,為琉璃仿木形式,上部為瓦檐,檐下是琉璃仿木構件,下部為須彌座,花心正面為瓊花圖案,背面為雙龍圖案,其做工較為精美。
明顯陵外羅城和內羅城
▲圖:鐘祥明顯陵明樓
明顯陵的外羅城修筑于嘉靖十八年(1539年),以新紅門為起點,圍繞整個陵園,隨山巒起伏建有一道龐大的外羅城。根據史料記載,“紅墻周回一千零四十七丈五尺五寸(約合3489米)”,墻高4~6米不等,厚1.6米,黃琉璃瓦覆蓋。
羅城南北兩端較窄,寬約300米,中間最大寬度達464米,南北通深1656.5米,呈“金瓶”形狀。顯陵的增筑系仿天壽山七陵之制,而此七陵只有陵宮區圍墻,每座陵寢并無單獨的外羅城,只是在天壽山陵區周圍建有防衛森嚴的城墻。
顯陵之后,世宗在為自己修建永陵的時候,在陵宮區圍墻之外,加建了外羅城一道,并為后世的定陵所仿效,形成了獨特的帝陵制度。因此,顯陵的外羅城是永陵、定陵外羅城的先聲。
內明塘之北為內羅城,取“前方后圓”的平面圖形,其內主要建筑有祾恩門、東西燎爐、東西廡、祾恩殿、陵寢門、二柱門、石五供、方城明樓、前后瑩城等,是陵寢重要祭祀場所和帝后寢宮重地。
明顯陵九曲御河
九曲御河是明顯陵陵區的主要排水設施,始修筑于明嘉靖二年(1523年),為磚、石結構,全長1687米,由東北向西南蜿蜒而過,貫通整個陵園。
從神廚、神庫北上,引松林山泉水(現為老虎沖水庫),經外羅城下3個“三旋三扶”的水口而入陵內,泉水由神庫房(現管理處)東南角斜穿,經內明塘南沿五號橋,然后轉向西北,爾后向南,經過神宮監宮門,于南側又轉向東,穿過神道中部四號橋,緊靠欞星門,南下繞石像生,于望柱處向西橫穿中心石拱橋三號橋,爾后向南繞過御碑樓,向東穿過二號橋,至舊紅門東側內羅城下穿出,向西穿過一號橋,于新紅門西側為出水口至外明塘。
河道寬均4米,上游深約2米,下游近3米,呈“凵”形垂直墻體。河底由不同形制的青石板、青磚鋪底,河道根據高差建有9道攔水壩。
九曲御河以其形式明確結合風水意向的“彎曲有形”,被當地稱為“九曲河”,顯陵御溝排水體系較為完善、體現了“風水理論”,這與明前七陵形成了較為顯著的區別。
明顯陵龍形神道
1、鐘祥明顯陵景區等級:AAAA級;
2、鐘祥明顯陵景區進入參考:65(50);
3、鐘祥明顯陵景區開放時間:08:30~17:30;
4、鐘祥明顯陵景區咨詢:0724-4217387;
6、鐘祥明顯陵旅游交通怎么走?
⑴鐘祥明顯陵乘車路線:
①湖北省鐘祥市市內6路公交直達,從長途汽車站可先步行至承天東路乘坐。武漢市內各長途汽車站都有高速大巴直達鐘祥,票價約50-60,行駛時間3.5-4小時,在鐘祥轉巴士便可至顯陵。
②長荊鐵路,鐘祥火車站在距離明顯陵景區約6公里,從火車站先乘坐2路公交至地稅局,再換乘6路公交即可。車站已開通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武漢、杭州、重慶、成都、宜昌、荊門、襄陽等城市客運列車。
⑵鐘祥明顯陵自駕車路線:
①襄(陽)荊(州)高速公路(二廣高速),從襄陽方向出發經陳安收費站駛入景區約40分鐘,從荊州方向出發經鐘祥出口駛入景區約45分鐘。
②武(漢)至荊(門)高速公路(滬蓉高速),從武漢出發約需1個半小時,經鐘祥收費站駛入景區約18公里。
明顯陵景區自駕游路線地圖查詢
荊門鐘祥明顯陵景區相關內容
鐘祥明顯陵風景區
明顯陵,國家4A級景區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位于湖北省鐘祥市城東北5公里的純德山上,顯陵以其獨特的環境風貌、精巧的布局構思、宏大的建筑規模、豐富的地下寶藏及其珍貴的歷史價值而成為“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遺產”。荊門漳河風景名勝區
漳河風景名勝區,4A級景區,104平方公里的水域浩瀚無邊,800千米庫岸線迂回曲折,風景秀麗,湖中島嶼星羅棋布,水質天然純凈,盡顯千島庫之獨特神韻。以自然景觀為主,以人文景觀,特別是大型水工建筑群為輔,可供參觀、游覽、度假和…京山綠林山生態旅游度假村
荊門綠林山風景區,國家4A級景區,清水秀美不勝收,人文景觀眾多,被廣大游客譽為“風情山水,東漢原鄉”,是華中地區生態旅游勝地,集觀光、體驗、訪古、度假、養生于一體。景區先后獲得“建國60周年最佳生態旅游景區、外國人最向往…京山綠林寨
大洪山綠林寨,國家4A級景區,位于荊門市京山縣綠林鎮綠林山生態旅游度假村內,有“神州第一古兵寨“之稱,是國務院1988年同張家界、九寨溝等景區同批次批準的國家級大洪山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。京山大洪山又名綠林山,是中國歷史上…鐘祥黃仙洞景區*
黃仙洞,俗稱黃金洞,國家4A級景區,坐落在湖北省鐘祥市客店鎮,距鐘祥市市區66公里,是國家級大洪山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點,位于大洪山脈之南麓。有著極為豐富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。京山綠林山美人谷景區
美人谷位于綠林鎮東南1公里的萬福河峽谷,面積約6萬平方米,全長約兩公里,它由錦珠簾瀑布,覓芳潭,沐浴潭、美人潭、美人瀑等20多處景觀連綴而成。這里山水相依,景色怡人,被旅游專家稱之為“小九寨溝”。